Search

【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支持『同性婚姻平權』與『性別平等教育』】

💖此刻我以身為臨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支持『同性婚姻平權』與『性別平等教育』】

💖此刻我以身為臨床心理師為榮💖

最近公投議題吵得沸沸揚揚:
長輩圈盛傳「愛(礙)家公投」,年輕一輩則大多支持婚姻平權與性平教育,在我眼裡好像中間有個隱形卻又巨大的斷層。

是什麼阻斷了兩代之間的溝通?
有人說,為了「愛」我們的孩子,不可以讓同志教育進入校園,不能讓孩子變成同性戀;也有人說,所有人都有「愛」和「成家」的權利,無關性別。

❤️走跳少年想說的是:
當你看過一個人最脆弱、最無助、最失去控制、無法以自己的力量完成任何一件小事的樣子時,你就會知道「什麼是愛」。

當你處在生命的盡頭,每一個呼吸都費盡力氣,一睜開眼睛就痛得恨不得世界末日時...你根本分不清楚,你所擁有的是「男生的愛」、還是「女生的愛」。
這個時候,「父母」的愛、「配偶」的愛、「子女」的愛、「手足」的愛、「朋友」的愛、「醫療團隊」的愛...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。都是一種極盡所能想呵護你、保護你、不想讓你再受苦、不管你模樣再怎麼猙獰,仍發自內心接納你,想把一切都給你的一種「想法、感受、力量」。

如果你能預先看到,在你生命的最後,區分來自「誰、什麼人」的愛根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個「被無條件呵護與包容與關愛」的感受時,那又為什麼我們在活著的時候,要這麼用力地去區分「同性間的愛」和「異性間的愛」。

我們應該想的,是:「如何去給予愛?」,「如何愛這個世界?」,「如何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?」;而不是去區分什麼是「應該的愛」,什麼是「不正確的愛」,然後畫清界限,甚至阻止他人相愛的自由。

我確信,唯有真正感受過「被愛」的人,才有能力「去愛」,才懂得「愛的美好」,也才會堅定地昭告天下:「所有人都值得被愛」。

👉如果您仍認為同性間的愛是不允許的、男生就該有男生的樣子、女生就該有女生的樣子。請您思考一下,您是否真正感受過愛?您的擔憂是出自於「愛」,抑或是那「深層的恐懼」?

愛,沒有你想像中的可怕。
愛不會毀滅社會,歧視與恐懼才會。

#11月24日公投
※10.11.12不同意
※14.15同意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安寧病房裡的臨床心理師,至今陪伴1000多位病人與家屬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。喜歡人與人之間的每一個交會;著迷於探索生命最真實的一面;熱衷與眾人分享人生中的各種感動<3
View all posts